课程作为学生成长的根本、教师发展的关键,逐渐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12月9日下午2:00学校在敬业楼608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批课改课程成果展示及交流会第二次会议,各系(部、院)主任(院长)、副主任(院长)、教研室主任、第一批立项的20门课改课程的主持人及申报第二批课改课程的主持人、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学校领导刘校长、张新民教授出席了会议。

会上,13位课改课程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他们的课改思路以及所做的具体工作,展示了他们的课改成果,分享了他们在课改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并与参会人员交流了他们的课改经验。从他们的汇报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年来的成效,也可以看出课改之路的艰辛,“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正是体现了课改老师们坚持到底的决心。 
随后,张新民教授对于13位老师的汇报进行了总评,他首先谈了五点体会:第一,老师们从问题出发,进行课改,思路清晰;第二,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比如项目法、任务驱动法、工作过程导向法等;第三,教学内容重构更新,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体现了教书育人的本质;第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有所提高;第五,形成了一批物化成果,部分成果有一定创新。其次,张教授还提了几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明确课改目标;二是应以专业群为单位,对现有课程进行归纳总结,加强各课程之间的联系;三是进行广泛的交流与研讨。 最后,刘校长在与会成员交流研讨的基础上,作了总结发言,他首先对课改老师所做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然后指出课改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系主任要做好课改的设计师,课程负责人要当好工程师,老师们要“走出去”调研、考察,开阔视野,最后,他还指出要继续思考怎样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课改中来,要将课改和卓越校建设结合起来,总结出课程改革的基本规律,这样课改的路才会越走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