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消息    正文
 

2025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中职旅游类、餐饮类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研修班(七)

发布时间:2025-07-13 | 浏览次数: | 发布人:

产教融合赋能课程重构:

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

——中职旅游类、餐饮类教师国家级培训专题研修纪实

2025年7月13日,两场聚焦产教融合与课程重构的专题讲座在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相继开讲,来自常德学院的李移伦教授和长沙商贸的陈莉教授分别从理论方法与实践案例切入,为参培教师呈现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  

理论筑基:课程作为“活体桥梁”的七大重构法

李移伦教授在《产教融合驱动下的课程教学内容重构方法与案例》中,以沉稳的学术风格系统阐述了课程在连接教育与产业中的核心作用。他提出“岗位能力—课程内容”精准对接的核心理念,通过广州番禺职院珠宝定制、深圳职院无人机技术等案例,详解项目式课程、双元课程等模式创新。针对教学内容重构,李教授归纳出能力模块映射、项目化重构、数字化资源赋能等七大方法,并强调未来课程需融入数字技能与绿色技术,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图1  李移伦教授授课

实践领航:红色旅游共同体的“量体裁衣”式课程

陈莉教授则以幽默生动的语言,分享了“智慧红色旅游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实践经验。她以湖南文旅“五张名片”和湖南旅游集团为例,提出校企资源整合需深度对接产业链,通过“工学项目派遣”等模式,实现“守初心、巧重构、强内涵”的课程目标。针对文旅新业态,她强调课程应聚焦“沉浸式体验”“乡村策划”等方向,培养五类复合型人才,并笑称课程设计要如“限量版”般特色鲜明,同时让学生“快乐课堂重塑自信”。  

                                         图2  陈莉教授授课

协同共进:数字时代职教改革的双向启示

两场讲座虽风格迥异,但共同指向产教融合的核心命题——课程重构需兼具产业前瞻性与育人实效性。李教授的理论框架为课程开发提供系统性工具,陈教授的红色旅游案例则展现了地域特色与行业需求的深度结合。参培教师表示,这种“理论+实践”的互补分享,为破解校企“两张皮”难题、培养适应产业升级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多元思路。未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或将在数字化与特色化的双轮驱动下,迈向更广阔的协同创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