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职教课堂 赋能专业成长
——中职旅游类、餐饮类教师国家级培训专题研修纪实
2025年7月15日,由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主办的中职旅游类、餐饮类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在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顺利开展。
湖南开放大学(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江波教授在《基于岗位数字化转型的课程标准制订》专题讲座中,深入探讨了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与实施路径。此次讲座围绕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制订依据及流程展开,为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导。

一、理论学习
江波教授从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背景和目的、要素及要求、基本问题以及制定流程四个方面出发,系统的介绍了课程标准核心内容。
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江波教授指出,教学大纲侧重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而课程标准则聚焦学生“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强调学习成果的行为描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课程标准的制订依据与流程
依据:需对接国家职业教育标准、行业岗位需求及“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要求。
流程:包括组建团队、调研分析、课程设计、论证审核等七个步骤,强调校企合作与数字化技术融合。
3.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对策
当前课程标准存在内容滞后、数字化软硬件不足等问题。江波教授提出,应通过模块化课程设计、融入新技术新工艺,并加强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以适配岗位数字化转型需求。
4.关键要素
课程标准需涵盖课程性质、目标、内容结构、考核评价等七大要素,其中课程目标需采用“ABCD表述法”(行为主体、动词、条件、程度),确保可测可评。
二、实际操作
下午,参训学员在江波教授的指导下尝试完成旅游专业的课程标准。在制作过程中,江波教授对学员们的错误进行针对性指导,并强调以下几点:
1.以学生为中心:在制定课程目标时,明确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成果,避免模糊表述。
2.对接行业需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及时将新技术、新标准融入课程内容。
3.创新教学方法: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运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教学效果。
4.注重评价多元化: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行为分析。

三、意义与展望
江波教授强调,科学制订课程标准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需结合国家政策(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行业动态,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
此次讲座为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助力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